第113章 疯狂的孙教授-《最强分解系统》
第(3/3)页
巴顿觉得很不可思议的同时也被松树的不屈的精神所感动,便每日做完研究就给松树浇水,希望能看见松树再获新生,整整过去十年,巴顿还是寂寂无名的无名小卒,没有拿出什么让人震惊的成果。
当时处于战争的恶劣环境,研究武器比研究植物赚钱多了,这就导致看不到收益的投资人选择撤资,40岁的巴顿迎来了人生中的第一次中年危机,为了让家庭生存,只能停下研究给做园丁谋生。
这时,被雷集中的松树在这十年里向死亡的抗争终于有了结果,树叶长出了绿枝,巴顿回家见状,震惊之极,为了探寻松树为何由死向生的原因,巴顿将土壤刨开,截取松树的根部样本,开启了满是灰尘的实验室。
研究很顺利,巴顿将这种修复植物根部损伤的微生物其取名为根际微生物,开始到处说服投资人此种微生物将会给世界带来多大变化。
列如恢复植物根部损伤,虽然恢复的时间长达十年,但只要研究得当完全可以加速这个过程。
并且这种微生物的对于根部修复的特性,以后的泛生应有秃顶生发,皮肤再生移植等等,都是大赚钱的项目,可1925正是战争频繁的年月,根本没有人在乎,这个惊人发现就此埋没,巴顿的晚年饿死在街头。
直到多年以后,有人发现了巴顿住宅里的实验笔记,并且继续研究,近百年以后,我机缘巧合得到了这个笔记。”
“怎么不说了!?”
孙教授奇怪道。
“说完了。”
周良人耸耸肩。
“你继续说啊,你得到笔记之后呢!?”
孙教授心/痒难耐。
“不能说。”
周良人哪里是不能说,是后边的故事还没编好呢,干脆就闭眼不回应了。
孙教授见状,只好换了个问题:“你的意思是金坷垃2.0里面有根际微生物的存在?
植物根系死而复生都是它的功劳?”
周良人点头:“是的。”
“如果从1925年都开始研究根际微生物的话,到了如今确实有可能实现突破性进展。”
第(3/3)页